top of page

運用態度效果層級建構永續培育單元教學-以設計領域學生為例

周詠恩 鄭月秀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
吳羽婕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

本研究以「態度效果層級」中的認知、情感、行為建構永續培育三單元,用以瞭解人在學習與接觸新事物時的心態和所呈現的狀態。以半結構式訪談蒐集受測者的回饋與感想,透過譯碼方式來分析永續培育對學生的態度影響與關聯性。最後以整合循環理論分析學生在個體和團體的內在和外在對永續議題之想法與感受,並透過知識創造模型瞭解學生在永續培育三單元之知識轉換模式。本研究發現設計師有永續觀點是重要的,永續概念融入產品設計與後續回收規劃上,能減少產品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永續培育三單元的順序會影響學生學習,其順序為理論學習模式單元、遊戲學習模式單元和實作學習模式單元,此順序能提高學生求知興趣以及學習效率。在理論學習模式單元中,教學者將內隱知識轉為外顯知識後傳遞給學生,授課時可用影片和實際生活案例,且重點式的讓學生理解永續知識,學生在此單元獲得對永續觀點較全面的認識。在遊戲學習模式單元中,讓學生透過遊戲互動對獲得的知識進行反思。而實作學習模式單元則是讓學生以團隊的模式進行討論,並帶入場域實際應用永續策略,因而更能激發創意。在影響設計領域學生永續行為因素的部份,本研究發現個體認同永續的重要性,也認為永續發展是與人相關,但在日常行為上會因周遭團體不一致,以及使用環保物品之複雜步驟而增加惰性。此外,永續行為可以藉由教育學習和政府政策兩方面來提升。

LOGO_3.jpg

版權所有 © 2022 Journal of Design Studies,第三方提供的某些內容除外
 

  • YouTube
  • Facebook
  • Instagram
第一屆.jpg

第一屆

微型意識

近年來,我們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積累國際視野;此外,我們力圖匯集世界各國的設計專家,加入我們的會議,共同探討當代設計問題,即跨國多元化、本土化、可持續性、創意設計研究等。活動既能推廣全球文化,又能體現台灣創意特色的不同,更能建立學術關係。我們以『微型意識』為主題,討論隨著一個國家越來越信息化社會,我們的社會正在信息化,新的通信技術被用作進一步發展的手段的問題。本次活動的目的是促進對設計活動在其所有應用領域的研究或研究;通過與世界各地其他大學的合作,我們期待見到你們每一位,分享或拓寬你們的設計知識,展示各個設計領域的創造性研究。

bottom of page